【校友风采】浙江工匠罗彬:用双手托起电力创新

发布日期:2022-05-02 点击数:
作者:芮嫣楠|编辑:

台州路桥区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在274平方公里的繁华背后,交织着大大小小的开关站、变电站和绵延数千公里的电力线路,无数电力工作者默默守护着台州路桥区的万家灯火,他们把故障和问题消除于萌芽,我校信息学院1995届无线电专业毕业生罗彬便是台州路桥区电力系统工作者中的一员。

49岁的罗彬是台州路桥区供电公司综合能源中心主任,智慧运维创新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归他管理,但他却总是忙碌于第一线。罗彬认为,技术工人就是来自于平常一点一滴的积累。这几年下来,他不断学习电子方面的实用技术,先后获得了电气工程高级工程师、维修电工技师、通信线路技师、华为A级工程师等职称证书。2019年至2021年,他获得“杰出台州工匠”、“台州工匠”、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路桥区第六届拔尖人才”、“浙江工匠”等荣誉。在他看来,这些荣誉很光荣,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提醒着他要不断完善工作技能,不断向大众传播工匠精神的责任。

上学时,物理是罗彬最好的一门学科,“我小时候最喜欢蹲守在隔壁邻居家的自行车铺子里,看他们修自行车,一看就是一整天。”大学学习的无线电专业,更是与物理息息相关。回忆起在我校读书的日子,他说道:“当时条件很艰苦,但学习也更为努力,时常跟着老师做项目,提前接触相关电力研究。”

1995年,罗彬从我校毕业,到路桥区供电有限公司工作。从此扎根在一线,一干就是27年。零点作业、半夜抢修、节假日加班对罗彬来说是家常便饭,长期积累的基层工作经验,锻造了一位台州电力建设的老兵。

台州夏季台风多发,突如其来的灾害总会给电力设施造成威胁和损害。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为了防止雨水倒灌公路下沉通道,罗彬带领几位同事在台风来临前就驻守在水泵站中,台风来袭当天,罗彬冒着大雨及时启动发电机,接通电源,才避免了极大的损失。“那几天,罗彬几乎没怎么休息,一直在一线参与驻点,累了便在水泵站里的椅子上稍作休息。”一名同事回忆。

正是因为长期的一线工作经验,使得他培养了一套坚持 “问题导向”的工作思路,利用手头有限的资源创造性、“接地气”地解决问题。“我们到现场抢修经常会碰到停电故障,小型发电机难以满足供电需求,且污染严重。”为解决抗灾抢险所需应急电源,罗彬花数千元购买了整组锂电池,每天下班回家后仔细琢磨,经过几个月的组装调试,他成功研制出了一款“多功能应急电源”。应急电源就好比是抢修队有了一个大功率的充电宝,方便抢修人员随身携带应急抢修。在过去几年的台风抢险救灾工作中,“多功能应急电源”为电网的快速恢复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智能光衰耗器、带电更换仪表、智慧电务监测系统、风机遥控装置……新的技术和产品接二连三在他手里诞生。“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这是罗彬的座右铭。

几年下来,他带领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撰写技术论文9篇,让罗彬劳模创新工作室斩获奖项不断,共计荣获浙江省电力公司级及以上奖项13个。其中,2021年获全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优秀论文一等奖,2015-2017年连续三年获“国网浙江省QC成果一等奖”等。

“心里有梦想,脑中有办法,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这是罗彬对学弟学妹们的期许。一直以来,他埋头于研究创造,勇攀质量高峰,为浙江发展创造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他在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添加了从“0”到“1”的创新;他以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之如饴。“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如罗彬一般的尖端技术工人,他们不仅擦亮了“浙江制造”的底色,激发了实体经济的活力,更是以一个个平凡人的力量,加速推进浙江从“制造大省”走向“制造强省”。

下一条:【校友风采】四位博士校友:那段至明至暗的漫漫奋斗路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