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校根据“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以产学研合相结合为途径,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近年来,我校在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科技竞赛、职业资格培训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有效的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一、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以“提升内涵,强化特色”为发展主题,以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为基本主线,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并不断细化,合理配置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科技竞赛、职业资格培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体系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确保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等实践教学文件资料和管理制度建设,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法可循、教学监督和检查有制度可依。
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保障。学校坚持“综合、开放、共享”的原则,初步构建了“校级—院级—专业”的三层两级管理体系,目前拥有11个实验室(中心),建筑面积27080平方米,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0772万元,实验教师50人,基本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学校积极寻求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目前已与杭州、义乌、桐庐等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博、东忠、宏丰等公司共建了124家实践教学基地,基本覆盖了所设全部专业,为我校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学生就业等提供良好空间。
二、多途径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重视实验教学改革。根据《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要求,学校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在2010级培养计划中明确提出,文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25%,工科类专业不低于30%;同时,学校出台《浙江树人大学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试行)》,将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科技创新、技能与学习证书等纳入共计4个学分的素质拓展环节,鼓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浙江树人大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浙江树人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浙江树人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管理办法》,2011年,校级教改课题中实验室开放项目共30项,全校实验室开放672363人学时数,实验开出率99.89%;目前,实验教学已经初步形成网上预约、选课等开放化管理模式。学校还出台了《浙江树人大学科技竞赛管理办法》、《浙江树人大学实习教学评价办法(试行)》、《浙江树人大学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定期举办实习单位座谈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报会等活动,不断规范实践教学管理,保障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三、有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学生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学生获得校级学生科研项目227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100项,2011年度,共有300余名同学参与教师科研项目68个,公开发表论文78篇,发表作品56件,申请专利64项。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首成果显著,2010及2011年度,我校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累计获得奖项200余项,其中,省大学生多媒体竞赛自第四届至今,共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52项,三等奖29项,并且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同行中产生较大影响,得到普遍肯定;在2011年的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校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2012年的省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实践教学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进一步推动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当前,学校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培养创新区、改革试点以及教学团队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并进行了很多实质性探索,如省大学生多媒体竞赛的连年获奖直接推动学校深化互动新媒体创作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塔塔、东忠、宏丰钢构等实习基地的规范管理与共赢模式有力地推进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等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